北魏《惠感造像记》旧册页精本
北魏龙门二十品之稚拙质朴、极意峻厉的《惠感造像记》
《惠感造像记》位于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,刻于北魏景明三年(502),碑存56字,残损2字。
清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》说:“北碑中若《杨大眼》《魏灵藏》《惠感》诸造像,巨刃挥天,大刀斫阵,无不以险劲为主。若不得执笔之势,如何能之?”
当代书法理论家张强在《中国书法鉴赏大字典》中评价《惠感造像记》道:“这是一块能够真正显示出魏碑风格的石刻。”
张强对《惠感造像记》的评价好像高了一些。但是此造像记书、刻确实有一种稚拙质朴的韵味。其用笔方劲挺括,得峻厉之势;结字参差错落,意在自然。这些带给人一种天真烂漫、很接地气的感觉,似乎无意于向“仙”“圣”靠近。
当代书法理论家祝嘉在《书学论集》中评价《惠感造像记》道:“隶意很深,是善于用拙的。古碑用拙多于用巧,即所谓‘宁拙毋巧’,不是力劲笔熟是办不到的。结构上奇特的也多,像‘父’字上右一点,竟向上撇去,但仍见其紧凑,未曾离散。‘敬’字本来可以使其平衡的,但又故使其不平衡。各字画多含蓄,笔短意长,是很可爱的。”
北魏《惠感造像记》经折装册页 ,为民国前期拓本,册页为原装旧裱一册全。册页的封面与前后开的空白为新配,每开的底纸已有相当的磨损,全册经修复后保持原旧品相。册页的内容图片已全部整开拍出并附有部份单页高清图。(参拍前请先详阅图文)
拓本年份:民国前期旧拓旧裱本。
册页内容:拓本正文内容二开,前后新配空白页两开。
拓本大小:约高32厘米、宽15.8厘米。
装裱工艺:传统五镶式旧裱本(修裱)。
封面质材:老宋锦(重配)